當前位置: 首頁> 科技儲糧

糧食倉儲走向智能化

時間:2018-12-14 09:44  瀏覽:24190

    當前,糧食儲藏安全正處在由數量安全向數量安全、質量安全、生態安全并重轉變的過程中,糧食倉儲技術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起智能化糧庫系統,確保了儲糧數量與質量。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專職從事中央儲備糧的經營管理,在儲糧技術的研發、推廣方面一直走在國際前列。在中儲糧河北涿州直屬庫,矗立著十幾棟高大平房倉、立筒倉和淺圓倉。這些糧倉外表看似普通,卻是我國現代儲糧新科技的重要載體和展示平臺,是新時期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支撐起來的智能化管理典范。
 
    遠程監控糧情信息
 
    每個糧庫安裝100多個攝像頭、數千個糧溫傳感器,并與互聯網相連,全系統近千個庫點匯集起來,構成了全國糧食行業最大的物聯網
 
    以前,每一個糧倉就是一個獨立的儲糧單位,信息查閱靠人力、看報表,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對于中儲糧總公司、分公司甚至直屬庫主任而言,要實現每個糧庫的有效管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中儲糧涿州直屬庫主任魏國富說,以前把全庫所有的糧倉檢查一遍,要大半天時間,現在只需要打開電腦,20分鐘就能檢查完。
 
    在中儲糧總公司智能化糧庫在線監測中心,筆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通過大屏幕查看了全國16個糧庫的庫容庫貌、糧食儲存情況,欣賞了三亞直屬庫、福建泉州直屬庫的庫區環境,還看到了山東營口直屬庫糧食正在裝船的畫面、廣西桂林直屬庫賣糧車正在過地磅的情景,也看到了山東德州直屬庫倉內糧溫以及歷史保管記錄。
 
    智能遠程在線監測系統是智能化糧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糧庫安裝100多個攝像頭、數千個糧溫傳感器,并與互聯網相連,全系統近千個庫點匯集起來,就構成了全國糧食行業最大的物聯網,成為實現遠程監控的“千里眼”。中儲糧總公司、分公司以及直屬庫管理人員通過在線監測平臺,可以實時查看轄區任何一個糧倉的糧情信息以及監控圖像歷史記錄。
 
    據了解,中儲糧從2014年開始全面推進智能化糧庫建設,2017年底,中儲糧900多個直屬庫和分庫全部實現智能化管理全覆蓋。智能化糧庫系統主要包括智能出入庫系統、糧情監測系統、數量監測系統、智能氣調系統和智能通風系統5個系統,中儲糧總公司通過運用 “一卡通”、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可以對直屬庫及分庫所存糧食的數量、質量、出入庫作業、資金實現全過程在線監控。通過智能化糧庫建設,實現了倉儲信息化、管理智能化、運營高效化。
 
    自主研發綠色技術
 
    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氮氣氣調技術等先進儲糧科技的廣泛應用,使中央儲備糧更加優質、綠色、安全
 
    進入中儲糧涿州直屬庫11號高大平房倉內,里面儲存著2016年入庫的一等小麥,糧面平整如鏡。這個倉是涿州直屬庫的黨員示范倉。倉庫保管員陳于平說,這個倉采用了機械通風、電子測溫、內環流控溫儲藏技術和氮氣儲糧技術等綠色儲糧技術。
 
    涿州直屬庫是中儲糧綠色儲糧創新示范庫之一,實現了綠色儲糧技術全覆蓋。魏國富說,去年6月份,涿州直屬庫開展了氮氣氣調儲糧技術和內環流控溫技術結合試點試驗。之前,主要采用電子測溫和機械通風等技術,夏季隔熱密閉,倉溫最高能達到37℃,倉溫影響糧溫,容易滋生害蟲?,F在聯合采用內環流控溫技術和氮氣氣調儲糧技術,夏季倉內溫度一般控制在25℃以下,既殺蟲又降溫,糧食能夠安然度夏,儲存期限大大延長,實現了綠色儲糧,確保了糧食儲存品質。
 
    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和氮氣氣調技術是中儲糧在實踐探索中自主研發的儲糧新技術。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是一項適用于我國北方地區的節能環保儲糧技術,通過冬季降低糧溫蓄冷,夏季用小功率風機將糧堆內部的冷空氣從通風口抽出,再送到倉內,降低倉溫和表層糧溫,實現常年低溫儲糧。氮氣氣調技術是向倉中充入氮氣,當倉內氮氣濃度達到98%以上時就可以殺死害蟲,減少倉內藥物熏蒸次數。
 
    先進儲糧科技的廣泛應用,使中央儲備糧更加優質、綠色、安全。截至目前,中央儲備糧科技覆蓋率達到95%以上。根據最新普查結果顯示,中央儲備糧宜存率達到100%,綜合損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內,確保了儲糧數量與質量。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伊人|gogo西西人体久久综合伊人|videosbestsex孩交|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